这几年,我总共发布了六十多条短视频,并保持着固定的更新频率,一个月至少发布一条短视频。很多人都问我,为什么要拍视频?从旅游资源和地理位置上看,四川省的名山大川有很多,峨眉山、乐山、九寨沟……相比之下,青神县受到的关注度也就略逊一些。
不过,青神也有自己的特色,比如东坡文化、竹编文化、蚕丛文化等。于是,我开始思考:如何将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,形成长效吸引力,吸引更多流量和游客?随后,我把目光投向了时下比较火的短视频平台,希望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,让更多游客了解青神、来到青神。
2022年4月28日,由我出镜的短视频发布在“四川文旅”视频号上,并首次出现“文旅局长说文旅”片名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随即推出“文旅局长说文旅”品牌,乘势引导各市、县(市、区)文旅局长加入其中,吸引了众多流量。
在最初的一年半里,为了节约经费,我们的短视频团队总共只有三人,包揽摄像、文案、策划、场务等各项工作,甚至有时候没有服装,我就找朋友借。我常常戏称我们的小团队是“草台班子”。
一般情况下,我只能在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里拍短视频,拍摄时间非常碎片化。很多时候,我上午要开会,只能中午赶去拍摄,下午再匆忙回来继续工作。拍摄时间少,无疑会影响视频质量。
不过,我感受到拍视频所带来的“溢出效应”——成功地用“小钱”办成了“大事”。今年3至4月,来青神县观看萤火虫的人数突破20万人次,拉动旅游消费1.2亿元,创历年之最,给我们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。
本地的文旅“出圈”之后,也倒逼青神旅游基础设施提质升级。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,建议在萤火虫观赏地增加服务设施,改善道路条件。面对这些反馈,我们及时关注并做了改进,希望通过优化游客体验,让“头回客”变“回头客”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文旅局长投身短视频大潮,我发现有网友已经出现了“审美疲劳”,这让我意识到“内容创新”的重要性。接下来,我打算立足于青神特色文化,挖掘深度的文化内核,融入短视频里,而不仅仅局限于风景展示。走红只是发展的一个起点,将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,让“流量”转“留量”,还需我们不断完善文旅服务,大力发展文旅产业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今年以来,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...
5月27日下午,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,“21读书汇·亲子...
AppStore交易额同比增长29% CEO称其90%...
,360智慧生活视觉大模型及AI硬件新品发布会在京召开。发布会以...
,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?马斯克已经重新夺回了世界首富的头衔。马斯...
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进度显示,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4300多万亩,...